浙江在线·教育频道 教育会客厅:游园追梦:高考志愿的理性选择

时间:2011-06-21 作者:党院办 来源:


    6月17日15:00-16:00,我院党委书记赖学军作客浙江在线教育频道教育会客厅栏目,作高考志愿的理性选择的讲话。具体内容如下:

游园追梦:高考志愿的理性选择
               
    主持人:考试结束后,考生们都在等待成绩的出来。同时,如何填志愿、选学校是这两天考生和家长讨论的重点话题。我们都知道,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应该理性的思考,根据各自的情况来填报,但究竟怎么样才算是理性的选择?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了温州大学瓯江学院党委书记赖学军作客浙江在线,让他谈谈这方面的看法。
 
    书记:今年是我国高考生源持续性减少的第三年,为考生转变求学观念提供了可能,从追求“有书读”转向追求“读好书”。什么叫“读好书”?很重要的一点要看选择的院校专业是否适合自己,适合的便是好的。所以我建议考生在填报志愿之前,通过网络等媒体,从了解相关学校培养的人才目标着手,找到符合自己发展的院校专业。
如果说高等院校,如同“园圃”,那么学生,就象花草树木。从这个意义说,考生选报院校专业,就是游园的过程,寻找适合自己成长的地方。
    不同类型的院校,人才培养类型、层次以及在高等教育系统中发挥的功能和作用是不同的。
    1、复合型人才
    一般由“研究型大学”承担培养任务,它能够培养出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等领域的精英人物;通过培养众多的精英人才,创造重大科研成果为社会服务。
因此,人才培养,重视学生的知识体系精深、广博,学科交叉的协调统一,本科生与研究生课程学习的有机统一和衔接,以培养理论基础厚、综合能力强、人文修养底蕴深厚的复合型人才。
    2、技术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一般由“教学研究型大学”或“教学型高校”承担培养任务,它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力,量大面广、层次多、类型多,是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的主要力量。
人才培养以通识教育为基础,以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作为人才培养的主线。
    3、技能型、高技能人才
    一般由“技能教学型高校”(高职高专) 承担培养任务,人才培养既为学生构建与高等教育相适应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又必须针对职业岗位需要的技能,构建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无论现在或将来,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既需要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的人才,也需要在生产第一线从事制造、施工、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
    社会需要的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人才。研制“神五”、“神六”是人才,生产锅碗瓢盆也是人才;设计汽车是人才,在汽车工厂第一线操作的同样是人才,他们不可以相互取代,也都不可或缺。不然,人才的“链条”就会断裂。
 
    主持人:不同的院校承担不同的人才培养的任务,那么,您所在的瓯江学院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书记:学院中心任务,已由解决学生“有书读”转向“读好书”的思路优化结构办出特色,以大创业教育为特色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
     办学定位突出“应用型”。强调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培育知识经济社会发展所急需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人才培养强调“应用性”。将课程设置系列化和课程内容模块化,高度重视实践性教学,培养创业型人才。
专业结构凸现“应用性”。优化专业设置,及时增设市场急需的应用型专业,多学科复合型专业;适当拓宽专业面,加强职业技能的在校培训。
    开展“应用型”科学研究。一是科研内容的地域性;二是科研目标的实用性。使校内外产学研合作的教育与实训基地,成为学生实践训练的基地,学校科技开发与成果转化的平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验的示范基地。
 
    主持人:您讲的这些带给我们很多新的启发。那么,我想就您所在的瓯江学院再提出一个问题,学院在培养人才方面有哪些措施?
    书记:沿着五个路径实现瓯江学院人才培养的目标:
    (一)扎根区域复合型专业。专业特点要体现:①创新性,理论知识和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二次创新”;②能力性,具有开发、转化、设计、应用等能力;③复合性,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实现生产力的“二次创新”;④实践性,知识、能力结构直面生产实践;⑤市场性,适应市场变化,经得起市场检验。
    (二)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改革。①应用性课程设置。课程设置以职业岗位应用能力为导向。②模块化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以知识单元为依据构建模块,学生按需选取教学内容。③项目化教学实践。按项目需要动态组合分布在不同课程中的“知识点”。人的能量和竞争力不取决于知识多少,而体现在各个知识点的组合和运用。④多元化产学合作。专业仿真训练基地必须寻求社会资源注入。
    (三)创业教育特色系统工程。
    1创业型人才的研究。“创业”,要从“大创业”角度去理解,开办企业是“创企业”,考研深造是“创学业”,考公务员是“创仕业”,从商经贸是“创商贸业”,三十六行,行行有业可创。创业型人才是应用型人才中的高层次人才。
创业只有与专业紧密结合,才具有智慧含量。瓯江学院2005届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林美,现为宁波凌美工程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毕业后凭借专业优势,做外贸,经一年打拼,终于赚够把小商行注册成公司的钱,凌美工程设备有限公司成立。主要经营港口机械、LED高科技术设备业务,业务已扩大到十多个国家与地区,取得了良好的业绩。
瓯江学院2008级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学生张忠来, 2009年4月,组建创业团队“华维工作室”,结合专业,以市场调查为团队业务。2010年2月,组建温州东来商务有限公司,主营商业演出策划,6月,先后承接“首届温州市起源基因大学生慈善营销大赛”等业务,业绩不错。
    瓯江学院2010届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毕业生,言情小说写手郑茹茹,已出版的五本小说是在大学四年完成。新书腰封上,出版社冠以“纯爱小天后”的头衔。
    2、创业教育系统工程的构建。
    科技实践平台。组织各类赛事,激活学生学习和研究的潜能,培养团队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2010年,56位学生在国家级赛事获奖,27人在省级学科竞赛获一等奖,申报专利14项,这些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大学毕业后就业也颇具优势。
    社会实践平台。暑假组织学生结合专业参加实际生产、企业管理和经营,提升专业技能、适应社会的能力,实现课题化管理。          
    创业实践平台。2008年4月,温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园落户瓯江学院,园区面积2000多平方米,先后56支学生创业团队入驻,共340余人参与创业实践,创业团队先后获工商注册。聘请85位企业家、企业高管和政府要员等组成“创业导师团”,发挥导师的“导航”作用。
    三个平台都按“基地+团队+导师+项目”模式运作和管理。
    (四)专业技能实验实训基地
    重组实验教学资源,建成实验实训中心,有步骤、高标准建设7个能适应专业建设需要的特色实验室;今年温州市政府投资3个亿,建造55000多平米的实验实训中心,用于各专业的实验实训;倡导人才培养与企业积极对接,与企业多渠道、多层次合作。
    (五)“双师型”专任教师队伍
    制定《十二五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吸收行业技术人才加入,教师接受相应培训,建设以“双师型”教师为主体、创业教育为特色的专任教师队伍。安排教师进修,鼓励教师参加各类教学研讨和改革活动,支持专任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和行业挂职实践。形成合力,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主持人: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很多考生往往目光只盯着“985”和“211”等类型的学校,存在着不少盲目攀比的情况。目前很多普通本科院校发展速度非常快,其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丝毫不逊色名校。您觉得每一个考生在追逐自己的梦想,选择实现自己梦想的志愿的时候,作为家长和师长,应坚持什么原则?
    书记:要坚持这样一个人才观:学生就像一粒种子,都具有发芽、开花、结果的可能性。只不过有的发得早,有的发得迟;有的开在初春,有的开在深秋(大器晚成);有的枝头挂果,有的根上结实;有的可做栋梁之材,有的可作治病良药,即便是无名小草,也能染绿祖国的山河。
 
    主持人:作为考生,对志愿的理性选择,具体该怎么做?
    书记:按照易中天教授教育子女的经验,一般要遵循“四个基本原则”,并参照“三维坐标系”。
    兴趣原则选择的专业应该是你最感兴趣的。
    优势原则选择的专业必须最能体现你的优势;最能帮助自己的优势、特色的形成。选择目标,要扬长避短,适应自己的特长、兴趣、性格、才能倾向,这样就能促进成才;反之就会阻碍人成才。认识特长的方法:一是在分析自己思维活动中寻找特长的敏感点;二是在追踪自己的创造实践活动中寻找特长的生长点;三是在与别人的比较中寻找特长的独特点。
效益原则,选择的专业必须有着良好的发展前途,最好能够赚钱。
创新原则,选择的专业所从事的工作要具有创新性,而不是简单的重复劳动。
     “三维坐标系”X轴—城市,Y轴—学校,Z轴—专业。按照这个坐标系,遵循“四项基本原则”,结合你的考分,找到一个最佳结合点。
    除此,最好进行学校实地考察。考察这些学校教室、宿舍、食堂、学生状态等,列出这些学校近年在属地招生的排行榜。由此选择的志愿,将来进高校学习就可能如鱼得水。
      相关链接:http://edu.zjol.com.cn/05edu/system/2011/06/17/017608215.shtml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