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思政司副司长刘贵芹来我校调研党建工作

时间:2008-09-12 作者:党院办 来源:党院办


    9月11日,教育部思政司副司长刘贵芹等一行4人来我校专题调研"学生预备党员50小时义工服务制"。 校领导陈福生、周湘浙、牟德刚以及相关部门、学院负责人热情迎接刘贵芹一行的到来。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始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线。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及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温州大学瓯江学院党委积极探索学生党员教育培养的新途径,即每位学生预备党员必须要在预备期内完成50小时的义工志愿服务,才能转为正式党员。教育部思政司对此做法高度重视,专程到校调研此项工作。

    在推进学生党建工作的实践过程中,温州大学瓯江学院党委发现现有的学生党员教育培养机制存在着许多不足。主要表现为:党员教育上普遍存在重视党的基本理论知识及政策方针路线教育,轻视实践锻炼;在教育方式方法上普遍存在重视传统教育形式,缺乏教育手段与途径的创新等问题。

    针对上述大学生党建工作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温州大学瓯江学院从党员教育培养的宗旨出发,结合学生党建工作实际,在2008年3月开始推行"学生预备党员50小时义工制"。该项制度对学生预备党员的义工服务提出三点明确要求:第一,预备党员服务必须是实践性的志愿服务;第二,预备党员服务必须做满50个小时;第三,预备党员服务内容与专业所长相结合。"学生预备党员50小时义工制"作为学生预备党员转正的必要条件,其推广得到了广大学生预备党员的极大欢迎,甚至很多入党积极分子、正式党员也积极参与到此项活动中来。活动推行半年以来,温州大学瓯江学院党委共有24位学生预备党员进行了744个小时的义工服务,服务内容包括免费家教、社区志愿服务、环境保护宣传、普法宣传、敬老爱老服务、弱势群起救助等。

    活动的推行取得了至少三个方面的收获:一是参与活动的学生预备党员在实践中受教育、在贡献中长才干,获得了自我提升,增强了党性与党员宗旨意识;二是参与活动的学生预备党员很好地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对周围同学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具有积极意义;三是赢得了社会的美誉,学生党员的义工服务行动向社会充分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时代风采。

    教育部思政思刘贵芹副思长在听取了学校党委书记陈福生的汇报后,对此项工作的开展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讲到:自中央16号文件下发以来,温州大学党委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台了15个配套文件,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认真加以落实;在工作推进的实践中求真务实,能够结合温州实际,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比较敏感的宗教问题抓得实、成效好,在学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工作中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尤其是在学生党建、学生党员的教育培养途径和方法上进行了创新,形成了好品牌,特别是瓯江学院党委推行的"学生预备党员50小时义工制。对于该项工作,我们调研后将向教育部做一个全面的汇报。

    最后,刘副司长对温州大学瓯江学院党委推行的"学生预备党员50小时义工制"给予了三点建议:一是虽然该项工作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但已经形成了好品牌,建议温州大学党委和温州大学瓯江学院党委要认真总结,好好培育,把该项工作继续做好;二是在形式上可以再丰富,理念上要再深化,要在工作推行的过程中特别强化对党员宗旨意识、先进性、责任意识的教育培养;三是在制度上要再加以完善。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