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至22日,我校党委副书记吕朝晖率职能部门、二级学院相关人员赴泰顺调研,实地了解山海协作温州理工学院泰顺研究院的建设运行情况,并深入走访重大能源产业项目、重点企业、文旅产业融合基地,探讨深化产学研合作新空间新路径,在推动山区高质量发展和促进共同富裕中贡献温理工的智慧与力量。泰顺县政协主席雷全勉陪同调研。
调研组首先前往山海协作温州理工学院泰顺研究院,并召开座谈会。泰顺研究院执行院长葛俊旭博士汇报了研究院前期运行的情况,泰顺县科技局局长叶艳娟介绍了泰顺全力支持和推进研究院建设的情况,并对服务方向、服务成效等方面提出了期望,我校外派挂职干部、泰顺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泰顺研究院副院长应子怡及相关人员交流汇报了研究院运行以来的情况。
山海协作温州理工学院泰顺研究院是我校挂牌成立后与地方共建的第一所地方研究院,于2021年9月1日签约,各项工作顺利推进。研究院落户于泰顺县罗阳镇小微万创园研发楼,面积达700平方米的办公场所已建成投入试运行。目前泰顺研究院已经完成20-30家企业对接,对多项可落地性项目进行申报,各个专家团队科研技术落地转化工作也在紧锣密鼓筹划中。
吕朝晖充分肯定泰顺研究院的前期进展情况,并就进一步推动研究院运行“走深走实”提出要求。他强调,一要拓宽工作视野,提升服务站位。驻泰专家要跳出自身专业,以学校整体资源和力量积极对接泰顺重大项目、新兴产业以及企业现实需求,提供高端人才支持和科研技术支撑。二要加强统筹协调,探索联动机制。驻泰专家要加强与学校的密切联动,探索“前台接单,后台研发”的机制,由前方驻泰专家收集梳理企业需求,由后方的学校进行研发攻关。三要善于借力借势,用足政策资源。深入研究山区26县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的政策导向,在把握大势大局中推进项目对接和科技服务。四要立足现状特点,创新服务模式。在实体化运行研究院的同时,探索设立“云上研究院”,打破空间地域局限,线上“把脉问诊”,线下派出有丰富科研经验的教师小分队进驻企业,机动灵活地深层次对接企业需求,形成线上线下互动、远程和实地有机结合的运行模式,切实帮助泰顺企业及时解决重难点问题。通过多策并举,努力将泰顺研究院打造成为政产学研合作的示范基地。
调研组还先后走访了泰顺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百花蜜蜂专业合作社、国立英士大学纪念馆、甬泰竹业有限公司和竹里馆,对泰顺县重点项目推进、乡村振兴发展、文旅产业融合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深入了解,并就文化、旅游等方面的相互促进和合作,加快产教融合方面进行了交流探讨。
调研中,吕朝晖表示,泰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优势,且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特别是泰顺近年来发展态势较好,双方合作空间广阔。同时,他建议泰顺要进一步做好乡村振兴、文化旅游、人才培育等文章,吸纳借鉴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全面推动泰顺文旅融合快速发展。他表示,理工学院将发挥自身优势,进一步深化与泰顺的产学研合作,切实提升合作层次,拓展合作领域,开展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战略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
雷全勉对温州理工学院一直来对泰顺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他希望双方以山海协作温州理工学院泰顺研究院为桥梁和纽带,进一步增进沟通互信,找准合作契机,加大工作力度,在应用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管理、课题学术研究等领域开展密切合作,推动校地合作取得更大实效,收获丰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