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行“智享共创”学术沙龙第七期活动

时间:2021-12-22 作者: 来源:


  12月21日下午,由我校科研处(校地合作处)主办、设计艺术学院承办的“智享共创”学术沙龙第七期活动在瓯5-210报告厅举行。党委书记钱强、党委副书记吕朝晖、副校长胡新根、党委委员王媛媛及各学院负责人、相关科研人员出席活动。

IMG_0269.JPG

  第七期学术沙龙活动由设计艺术学院5位科研人员作主题分享,他们围绕科研经历、研究成果和学术理念等方面展开介绍。

  刘明刚老师作《非遗在高校的传承创新与推广》主题报告。他介绍道,设计艺术学院植根于温州独特的区域经济与文化,于2008年10月开始温州非遗项目与艺术设计课程相融合的教育探索,经历了项目调研、实训建设、课程融入与设计创新四个阶段,重建了融入地方非遗的课程体系,使以温州非遗为代表的传统手工艺通过设计创新得以活化、传承、推广与应用。

  叶洲荣老师表示,根据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开发横向科研项目是实现办学目标、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最直接和最有效的途径。同时,还可以增加学校的社会知名度,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广大教师要深入企业,寻找多方向多途径的合作研究项目,积极参与政府部门的各类专家评审,转化已有资源,充分利用“温州理工学院”金名片,充分整合教师团队资源,充分利用学校实验平台。

  叶芳老师结合她本人的专著《有备之险——中国中小企业设计风险研究》一书,展开“科研中的点线面”的分享。首先,通过问题意识的建立切入研究内容,核心在于能扒开问题现象看到本质;其次,通过技术路线建构研究过程,形成系统的研究逻辑线;再则通过科研中的学科面来展开学科跨界研究的视角,通过本学科的深入研究及跨界学科的方式建立学科阵地。在问题点、逻辑线、学科面的结构下,提出多个研究方法和视角,为科研提供技术和方法支持。

  程治国老师的报告《我的油画创作体会》主要围绕他本人的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省市级重大美术创作工程项目以及个人代表作品的创作体会与经验展开汇报。他的报告重在以实践的方式深挖并研究西方油画艺术的本源价值和中国当代油画艺术的现实语境问题,进而阐述说明油画艺术的社会意义。

  唐小伟老师利用美术史、文化史和其他研究过程中涉及到的音韵学、文字学、图像比较研究、视觉心理学等领域的方法,从文本、艺术家、图像、影响四个方面对《真草千字文》进行了初步研究,推翻了一些书法史研究领域关于《真草千字文》文本和图像方面既定的认识。

稿定设计导出-20211222-170801.jpg

  钱强表示,5位报告者从艺术的不同领域和角度作了分享,加深了参会人员对设计艺术学院的认识,也为不同学科交叉融合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启发。广大科研工作者要强化科研意识,创新科研思维,提升科研能力,努力推动学校科研工作向更高水平迈进。

IMG_0309.JPG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