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高校师生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各族师生共同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切实做好新时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有效发挥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职能优势和桥梁纽带作用,为不断开创校内外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大好局面做出新的贡献,我校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在新学期初,尽早行动、积极谋划,不断提高协会的整合能力,深耕自身特色资源,努力探索创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平台和活动载体的新举措,不断擦亮“石榴红”服务品牌。
温理助你共成长 同心共赴幸福路
3月29日下午,温理工民促会“‘石榴红’系列活动之‘学困帮扶’公益讲座”在滨海校区实训楼3-1-303的教室如期开展。作为此次系列公益讲座第一讲的主讲人——刘正兵老师身份有点不一样,他既是打响此次活动"第一炮"的参与者,也是此次活动的主要策划者——温理工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会长。作为我校外国语学院资深专任教师,刘老师有着多年丰富的英语教学经验,对提升学生英语学习能力有着独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同时还作为一名“老”班主任,他在与少数民族学生打交道中,深入了解他们的所想、所需、所求。自去年6月我校民促会成立,肩负起校民促会会长一职,刘老师就开始谋划如何发挥好协会作用,促进我校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为师生办实事、办好事、做大事。
经前期的摸排调查,刘老师发现,我校部分学生特别是来自西南和西北省份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和其他地区部分汉族学生在英语语言学习上存在较大困难,有些学生自大学入学以来,期末英语考试老考不及格,更无法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成了英语学习方面上的“学困生”,究其原因,主要是这类学生的英语基础十分薄弱,缺乏系统的英语语音和语法知识,故而无法支撑其大学期间高阶英语的学习。除了在英语学习,刘老师同时也发现,在计算机、数学等基础科目,特别是少数民族学生也普遍存在学习困难的问题。针对这一情况,“微帮扶’助力‘共成长’”——学困帮扶,这一举措在校民促会理事会会议上提出后,经过前期充分酝酿,并最终落实开展。
本次辅导讲座,主要以“国际音标及相关知识”为主要内容,围绕48个国际音标的分类、定义、读音和英语字母组合读音规律、音节的定义和英语单词音节的划分方法、英语单词的重读音位置规则等展开。此次首讲,吸引了我校众多对英语学习感兴趣、有志于提升英语学习能力的学生前去聆听。参加讲座的学生反馈受益匪浅,表示会以此讲座为契机,加强自身的英语语音语调训练,进而提升用准确地道英语语音进行跨文化交际的信心。
学习二十大 同心石榴红 奋进新征程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强化高校各民族学生的思想政治引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促进各民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3月29日晚,由校党委统战部主办、经济与管理学院承办的2023“温理同心·石榴红”理论宣讲大赛于滨海校区行政楼二楼报告厅举行。
本次理论宣讲大赛围绕“学习二十大 同心石榴红 奋进新征程”这一主题,通过讲述红色故事、讴歌成就发展、展示青春风采、弘扬服务奉献,旨在进一步强化青年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担当,弘扬时代主旋律,昂扬奋进新征程。
十五组参赛选手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紧紧围绕党的光辉历程和各少数民族的发展,与党对青年一代的殷切期望和深切关怀,结合身边人和家乡的变化,从小切口入手,用鲜活生动的理论宣讲,展现了青年大学生的奋进姿态,引导广大青年积极投身新时代,展现新作为,奉献青春时光,谱写新篇章。
本次参赛选手来自不同的民族,少数民族的同学身着各自具有鲜明特色的传统民族服饰,成为比赛现场独特的青春色彩,更彰显了此次比赛民族共融,齐步共进的主旨。陈丽旨、陈孟同学讲述了穿青人的印染、刺绣工艺和布依族古老服饰文化的传承;何越、尤玉琴同学讲述了印苗苗绣的来源传说和文化自信的力量;徐明悦、韦彩云通过展示各民族特色服饰,带领观众共同体会民族文化濡染的美学精魂。
经过选手们异彩纷呈的宣讲以及评委老师联合评审后,最终来自文学与传媒学院的金彤、顾梦慧、蒋梦琦、楼嘉莹的《山哈人,走进新时代》和智能制造与电子工程学院的杨诗炜、张铖迪的《手牵手心连心,八桂大地奏响时代凯歌》获得本次“温理同心·石榴红”理论宣讲的一等奖。校党委副书记吕朝晖为各二级学院指导老师颁发指导老师聘书,此次大赛评委之一——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项晓老师为此次比赛作了精彩点评。
本次“温理同心 ? 石榴红”理论宣讲大赛展现了在党的领导下,各民族青年眼中的建设发展之巨变,尽显青年之风采,也强化了全校各民族师生的思想凝聚力,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扬起了“石榴籽”般团结与共,心连心的精神风帆。
在这个春雨连绵的季节,新时代民族团结共富的主旋律将在温理工校园内回响。接下来,“石榴红”系列活动将持续深入推进。石榴红“学困帮扶”公益系列活动关于高等数学、计算机等科目的辅导讲座也将陆续进行。同时也将加大对少数民族学生学业帮扶、就业指导、综合素质提升、经济资助等方面的工作力度,想办法、想对策,多举措关心少数民族学生成长成才,切实解决好学生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的培养质量。作为全市高校中唯一一支以少数民族学生为主,各民族学生参与的“石榴红”宣讲团也将走出校门,走进社区、学校、企业、乡镇,弘扬时代主旋律,传播青春正能量,讲好新时代共同富裕新故事,发出新时代民族团结好声音。校民促会也将深入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准确把握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加强政策法规宣传、创新联谊活动载体、加大培育示范典型力度、完善服务体制机制,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充分发挥我校各民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等优势,在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助推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