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关于公布2022年度第二批浙江省节水型单位、居民小区名单的通知》(浙建城发〔2023〕31号),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浙江省财政厅、浙江省水利厅发布《关于公布2023年海绵城市示范性工程备选项目清单的函》(浙建城发〔2023〕44号),我校成功入选。
近年来,温州理工学院积极开展节水型单位创建活动,聚焦“水生态、水资源、水安全、水环境、水文化”,建设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及水治理能力;围绕“水”制定观光路线,打造校园水资源亮点;建设校园实践应用场景,带动提高相关学科建设水平;数字化应用贯穿水资源循环利用及水治理提升项目,利用数字化手段加强监测监控,提升校园节水降耗水平;依托校园特色,树立师生节水新意识,形成良好节水新风尚。
近两年,我校结合滨海校区提升改造工程暨绿色校园建设项目,实施建设立体绿化、雨水回收利用系统、中水回用系统、雨水花园、植草沟、砾石带、高位花坛、水质监测管控系统等海绵城市应用场景,改善校园生态环境。学校在教学区和生活区分别设置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将雨水进行收集后,经过对收集的雨水进行处理并达到草木浇灌标准,为校园绿化浇灌、路面冲洗提供水资源,从而达到良好的节水效益。雨水花园是指通过人工挖掘形成浅凹绿地,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通过植物、沙土的综合作用使雨水得到净化,并使之逐渐渗入土壤,涵养地下水,或使之补给景观用水、绿化浇灌等。植草沟是指种有植物的地表沟渠,学校在道路及建筑物周边进行布置,用于收集雨水,多余雨水排放入校园雨水管网,雨水通过管网进入到中心湖,为学校的中心湖带来优质的水源。
下一步,我校将进一步强化绿色低碳校园建设,聚焦“生态、绿色、科技、低碳、节能、节约”理念,带着绿色情怀,建设文化校园,展现校园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