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理工学院法学专业,原全国独立学院排名前十,浙南地区独立学院法学学科排名第一,经过建设发展,目前已成为浙南地区重要的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基地,与全省各级法院、检察院、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政府相关部门、律师事务所等50余家单位建立了实践基地,为各级单位培养了大量高质量的法律人才。法学专业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在实践教学和法律职业技能培训方面形成了自己的“品牌”特色,开设理论与实践课程,创建并坚持运营社会实践活动品牌,通过模拟审判等实践活动夯实学生应用能力。
坚持党建引领,让法学师生显出风清气正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共同商议发展实事,正逢“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围绕学校党建工作要点和学期工作要点,法学专业师生时刻加强党建引领,深化思想建设,抓实全员党史学习教育,筑牢理想信念的坚实根基,以优异的成绩向党献礼。
学习教育到位,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近年来,学院党委认真带头学习全国两会、省两会和市党代会等精神,组织学习《习近平在浙江》,结合科研实际深入交流;线上线下组织200余人师生党员赴温州翠微山烈士陵园开展云祭扫活动、重温入党誓词,结合“共享社、幸福里”活动深入寝室、社区开展党员寝室挂牌,发挥法趣小纵队特色品牌开展多场普法专业活动等专题学习活动,超过200余人次参与活动。
固本强基到位,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严格落实一月一次的固定主题党日活动,开展《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简史》、《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条例》、《信访工作条例》等专题学习交流。开展思政课程建设工作会议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集体备课会,共议思政课程建设工作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学工作相关课题。做好正确认识宗教信仰“五个一”系列教育主题活动,引导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建立信教学生信息库,进行追踪调查,党员教师进行一对一结对帮扶。
责任落实到位,推进风清气正的校园氛围建设。组织党员干部学习、传达、贯彻落实有关党风廉政建设决策的部署、重要会议文件精神。组织师生党员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条例》等。开展“诚信教育”主题班会、廉洁知识竞赛等廉洁文化活动,加强师生廉洁文化教育。
重视专业建设,让法学人才结出硕果累累
法学院不仅注重夯实法学专业知识,同时尤为重视完善法学师资人才建设和培养法学生专业能力,在科研教改、人才培养等方面结出硕果累累。法学院成立不久,但在学院领导、教师的努力下已走上正轨,目前有一套基本完善的领导班子和师资队伍,多名专业教师在温州多家知名律师事务所任兼职律师,构成一支“双师型”特征明显、教学科研与法律实务并重的优秀教学团队,在茶山校区和滨海校区同时展开法学专业教学、实践教学工作。
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上,现有法学教师共计23人。十三五期间,法学教师科研业绩成果初步统计就达到近50项,教师人才积极参与各类教研项目、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一流课程建设项目、课堂教学改革项目立项工作。法学教师锐意进取,近年获得2021年浙江省高校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特等奖、第一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等。法学院已有教育部2021年第一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省级一流课程等。
专业建设上,法学专业利用特色取得了丰硕的建设成果。近年喜获多项浙江省教育教学改革课题立项,《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课程为浙江省一流课程。多位专业教师荣获浙江省教学技能奖和校级教学技能奖、教学优秀奖等教学大奖。法学专业历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远高于全国平均通过率。法学专业学生参加省大学生法律职业能力竞赛的成绩在省30多所高校中位于前列。法学院积极带领学生参与各类竞赛,多次获得全国、省级团体和个人奖项。
人才培养上,法学教师与兄弟学校法学专家、合作律师事务所专家调研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教学课程大纲和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建成设备先进、功能齐全、管理规范的校内实践实训中心,与地方法律实务单位合作设立了瓯海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高教园派出庭、温州市高教园区校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等,在高校内设立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派出庭的做法在全国具有示范效应,人社部、浙江省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等单位多次来派出庭考察,与瓯海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合作共建的“温州市高教园区劳动人事争议预防调处实践教育基地”同时,重视校外实习实践基地的建设,已建设10个校外实践基地,主要包括瓯海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合作建设的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上海浩信(温州)律师事务所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温州市总工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等。通过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法官、检察官、律师、政府或企业的法务工作者等对学生进行实践指导、开设实务课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见习等多种有效举措。
深入服务地方,让法学特色紧扎温州大地
加强法律职业能力培养和以法学特色实践服务地方并行,法学院开展了大量法律社会服务。在法律服务社会上,法学师生共建的精品项目——“法律移动超市”“一元微法律”通过走访中小学进行法律宣传,已成为颇具盛名的品牌专业实践活动。“法律移动超市”曾获“温州市新青年下乡优秀实践队”、“温州市青年社会组织志愿者服务项目大赛创新计划优秀奖”等多项荣誉,“中国教育在线”、“浙江在线”、“温州电视台”等媒体均对“法律移动超市”等做过新闻报道和专题采访。“一元微法律”曾获“第二届浙江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等。
在创新项目设立方面。近年,温州本科高校首个直播学院落户于法学院且发展势头良好,与市人社局、供销社、团委等单位进行合作,以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育为落脚点,以市场化为导向,与政府部门、金融机构、行业协会、企业等共商共建,构建“直播双创学院”、专业技术导师、供应链、配送端、直播工作室等“五位一体”的直播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打造直播创业生态圈,打通高校直播产业链,创设创新创业人才爱温留温发展环境,助力温州高校毕业生“510计划”攻坚行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通过直播平台培养优秀直播人才、服务地方经济,与政府在“助农助残”、直播技术、法律援助、平台推广等方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展深度合作,颇受各界好评。
在科研机构设置方面。近年,法学院牵头与温州市总工会合作共建成立新时代温州工运理论研究智库暨温州市劳动关系与工会研究院,承担市总工会委托的《温州市职工发展十四五规划》等多项课题,举办市劳动关系与工会研究院首次“共同富裕”主题研讨活动,来自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省市总工会等单位和我校近30位研究院专家参加,与市总工会商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法律维护的温州探索——兼探外来务工人员劳动保障权益法律维护的现实路径》等科研项目委托事宜,今年我院专家刘芸承接市总工会网络培训课程。
在法律培训方面。温州理工学院法学教师多次走进企事业单位开展法律知识培训,充分贡献地方。如为律师开设“商标申请注册业务”专题培训、为温州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温州机场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等单位开展法律培训等。
在专业品牌建设方面。以公益促效益,以法趣扬法律,法学院的“法趣小纵队”为品牌公益组织,通过普法演讲、普法情景剧表演、民法典解读、制作短视频、研发设计普法教玩具、校外交流、建立线下法律移动超市等方式,向大学城师生传递防诈骗知识、向中小学及社会各界普及法律知识,目前也已走进茶山、南白象等多个街道和朔门社区、高科锦园等40多个社区、小区开展普法宣传,走进温州龙湾中学、温州滨海外国语学校、温州育英国际等60余所学校。“法趣小纵队”已为上千名中小学生传授法律知识,创作了近百份的普法情景剧剧本,获第七届浙江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荣获银奖、校级课题立项、市级优秀普法志愿者等荣誉。“法趣小纵队”已与瓯海区公安分局、司法局、浙江光正大律师等单位联合开展普法宣传,五年来通过线上微信平台、抖音、快手、微博、直播等各大主流新媒体宣传普法,受众人群达50000多人。(通讯员:季慧特)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