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新闻:当英文志愿者、做英文支教老师、进上外深造……这个温理工学子?“希望用英语链接世界”

时间:2025-04-09 作者:【宣传部】 来源:【宣传部(统战部)】


“我希望能用英语链接世界,让世界更好地读懂中国”,这是温州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21级英语专业王晓如同学的青春宣言,也是她一路璀璨前行的指引。近日,她收到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拟录取通知,梦想的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照亮理想的未来。


英文.png


“英语是一扇通向世界的窗户,是沟通彼此的桥梁。”谈及专业选择,王晓如这般形容。从小与英语结缘的她,因三年级时一次满分的喜悦埋下了热爱的种子。通过英文书籍和电影的熏陶,她逐渐认识到语言不仅是交流工具,更是文化互鉴的桥梁。高考填报志愿时,她坚定选择了英语专业。温州理工学院的国际合作项目、产学研氛围让晓如同学“如鱼得水”,借助学院的国际化平台,在“英语角”“红喇叭”志愿实践等活动中将所学运用于实践。公益绘本教学、社区志愿服务、线上答疑辅学……她以公益实践传递语言魅力,更坚定了“用英语链接世界”的理想。

初入大学时,听说能力的短板曾让晓如倍感压力,但她以清晰的规划迎难而上:每天晨读训练发音,课后反复模拟口译场景,利用影视资源磨炼听力。三年间,她以4.11的绩点稳居专业第一,取得CET4  696高分并揽获包括国家奖学金在内多项奖学金荣誉;更在普译奖翻译大赛、外研社省赛、外教社词汇竞赛中屡获殊荣,其中词汇竞赛更以省赛第一挺进全国决赛。作为英语社团社长,她策划演讲赛、趣味游戏等活动,带领团队斩获全国电子商务三创赛省三等奖;走进社区、中小学开展英语教学,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力量。


英文1.png


“我们要做沟通世界的桥梁,传递爱与温度。”王晓如一直在努力实践着自己的梦想。在第十九届亚运会上,王晓如以“小青荷”志愿者的身份闪耀赛场。在暴雨中的足球赛后,她主动为外籍运动员担任翻译,化解沟通难题的同时更以温暖话语传递鼓励。“语言不仅能解决问题,更能传递友谊。”这份感悟源于校园积淀——从国际文化交流月到澜湄国家创业论坛,学校搭建的多元平台让她在实践中领悟青年责任。从课堂到学科竞赛,从社区志愿服务到国际大型赛事舞台,王晓如以语言为桥,架构出个人发展的成才之路,也践行着“做沟通世界的桥梁”的青年使命。谈及未来,王晓如同学诚恳而又坚定地表示:“我希望未来能在翻译或教育进一步发展,所以选择继续深造,夯实自身专业能力同时, 也为拓展国际化视野、深入跨文化交际寻求更多机遇和可能。”


相关链接:当英文志愿者、做英文支教老师、进上外深造……这个温理工学子“希望用英语链接世界”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