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与现代紧密结合,公益与人文相得益彰——文学与传媒学院开展新青年下乡活动

时间:2019-12-10 作者:商飞燕、陈传尹 来源:【文学与传媒学院】


      为传承传统“瓯”文化及诗词文化,并结合时代“绿色”主题普及环保知识,12月7日,温州大学瓯江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及法学与思政学院的志愿者在文学与传媒学院团委书记商飞燕、法学与思政学院团委书记张丹妮的带领下,前往永嘉县岩头镇丽水街、苍坡、西岸村、下日川四个文化礼堂开展了新青年下乡活动。

传瓯剧文化,弘扬地方特色

      在苍坡文化礼堂及西岸文化礼堂,志愿者们在现场开展瓯剧讲堂的活动。志愿者以ppt的形式向小朋友们简单介绍了瓯剧的历史与发展,并且播放了一段瓯剧小视频,引起了小朋友们的关注和讨论。接着,志愿者们下发团扇、脸谱、画笔和颜料等材料,带领小朋友们进行团扇与脸谱的绘制,用多种道具、不同色彩绘制瓯剧人物,让小朋友们也更加直观地记住了部分瓯剧人物的形象。

瓯剧讲堂

绘制瓯剧人物

记趣味诗词,感受传统魅力

      丽水街百姓书屋及下日川文化礼堂,另一场别有风味的“趣味诗词”的特色课堂如火如荼进行着。课堂伊始,小朋友们在朗朗读书声中迅速融入课堂。诗歌接龙环节,小朋友们积极参与,踊跃地举手抢答,还有小朋友主动以唱歌的方式向大家展示了自己喜欢的诗歌。“诗歌贴画”环节里,小朋友们开动脑筋、积极动手,做出了一幅又一幅生动可爱的诗歌贴画。诗歌朗诵配合着手工制作,让小朋友们加深了对所学诗词的印象,也丰富了诗词的画面感,改变枯燥的背诵,小朋友们也增加了对学习诗词的兴趣与动力。

333.jpg

诗词拼画 

33.jpg

成果展示

学垃圾分类,共抓绿色环保

      针对绿色环保的大主题,每一个文化礼堂,文传学院志愿者都融入了垃圾分类的小课堂,进行垃圾分类知识的普及。讲解过程中,志愿者与小朋友进行了积极的互动,不仅有紧张刺激的垃圾分类抢答环节,更有小朋友们开动脑筋自主分类垃圾卡片的实战环节。相信经历过这次知识普及的小朋友在日后的生活中将更能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垃圾分类课堂

体验垃圾分类

      满满一天的行程,这是一场公益与人文紧密相连的志愿服务活动、文化宣传活动。对于小朋友们而言,感受瓯剧文化、传统文化的魅力,学习垃圾分类的知识,定会是记忆深刻的体验。对于志愿者而言,也是一次充满意义的实践活动。文传学院也将进一步探索公益服务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切入点,让服务成为常态,让人文成为风尚。

微信图片_20191211083626.jpg

合影

微信图片_20191211083618.jpg

合影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