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枪舌剑展风格 才辩无双论品格

时间:2019-11-21 作者:团委 来源:【团委】


千机善辩,以辩会友。11月20日晚,我院第十一届精英辩论赛暨第七届“新生杯”辩论赛决赛在8号楼模拟法庭开赛。特邀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魏成春老师、温州大学校辩论队教练王峰老师、温州大学校辩论队副队长叶东朔担任评委。经过复赛激烈的角逐,最终有4支队伍进入决赛。

IMG_4513.JPG

辩论赛现场

IMG_4549.JPG

评委认真评审

第一场辩论的正方是来自建工学院的“秃头的诱惑”队,反方是来自机电学院的“很养生不脱发”队。双方就“一个人能选择越多,活得越丰富(痛苦)”这一辩题展开辩论。在开篇立论和一对一攻辩环节双方都淡定自若,神色从容。根据“选择”这一概念举出“大学课程”“日常菜色”等多个贴近生活的例子论证。随后的自由辩论环节正反方更是步步紧逼,紧抓对方话语的漏洞。辩论在双方四辩的精彩陈词中结束,叶东朔学长就本场辩论给双方辩手点评和建议。

IMG_4620.JPG

辩手们认真辩论

IMG_4647.JPG

第二轮出场的是正方法政学院“想不出名字”队,反方是来自经管学院的“我俩都不”队,比赛围绕“陌生人(熟人)之间更需要理解和宽容”展开辩论。开篇立论环节双方一辩分别就辩题进行阐述和分析,层层递进,阐述剖析出各自观点。一对一攻辩环节,在正方二辩连续追问下,对于“熟人、陌生人”的概念的区分,双方辩手得到了统一;双方辩手对辩题中的“更”字有了从无到有的深刻理解。紧接着,在反方辩手“撞车”案例的牵引下,熟人社会中的“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和法制世界下的“公事公办”的矛盾就此激化,并展现在了双方的自由辩论环节上。正方辩手始终表示,没有情感交流起点的陌生人之间更容易发生矛盾,因此在现代社会中,理解和宽容的稀缺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反方辩手则认定在复杂的人情网中,小的矛盾可能会激起更大的硝烟。是以应当为了人际关系,熟人之间的宽容理解更重要。总结陈词环节,正方将立意上升,扩大到社会和谐的需要;反方则紧抓正方观点,先破后立,最后回归自己主题。在激烈的角逐过后,台下掌声迭起,现场气氛一再被推向高潮。

IMG_4729.jpg

颁发证书

IMG_4759.JPG

两场辩论后,王峰老师对本次辩论赛作总结,并与同学们分享了辩论的技巧以及思考问题的方法。他表示成功的辩论是由多个案例,通过层层推论,推论到一个大众普遍接受的常识。再把论点通过精炼的语言表达,呈现出通俗的道理,让观众有所受益。在肯定了辩手们表现后他也指出,新手辩手们应该继续历练,努力做到“体系化构建,通俗化呈现”。

经过评委们的最终评议。经管学院“我俩都不”队夺得桂冠,法政学院“想不出名字”队和建工学院“秃头的诱惑”队分获第二和第三。机电学院“很养生不脱发”队荣获优秀团队。

言语构建思想的碰撞,分秒展现团队的默契。这次辩论赛不单增强了同学们的抗压水平、思辨能力,而且也提高了同学们的辩论素养、合作意识。让我们再接再厉,为下一个完美的自己而不断努力。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