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我院师生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10月21晚上,我院特邀扬州大学“杰出人才”和“领军人才”周领顺教授作题为《“鱼香肉丝”现象的翻译和评价》的线上专题讲座。讲座由学院院长孙利主持。
周领顺教授讲座
周领顺教授以中国传统饮食文化英译实践为切入口,以“鱼香肉丝”这道中华美食的英译个案开始,从语法、修辞等多层面进行层层的解析,并从命名者、使用者、评价者等多角度分析了传统译文的特点,回答了菜谱翻译为什么几乎都是汉译外以及相关的文化传播问题,从文本和人本、语言和社会、主观和客观、形式和内容、艺术和实用等多角度做了深入的分析,提出译者首先要了解目标语国家的审美接受,而非一味求真于原文的形式意义,才能实现利益最大化的务实目标。周教授旁征博引,幽默风趣,并结合自身丰富的学术经验,分析了“视角”与“视域”的不同,为师生们提供了研究方法上的指导,开阔了学术研究的视野。
讲座结束,周教授现场也进行了互动,一一答疑解惑。
周领顺简介:博士、二级教授、博导和博士后合作导师、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翻译协会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委员会委员、扬州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扬州大学“杰出人才”和“领军人才”;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江苏大学等高校客座教授和《上海翻译》《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外语学刊》《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等学术期刊编委;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两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和省社科基金项目等十余项;开拓译者行为研究领域,原创“译者行为批评”理论;在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专著、译著十余部;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三等奖、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两次)、三等奖、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和扬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等奖项;入选“中国高贡献学者”榜单。研究方向为译者行为理论与译者行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报》做过人物专访。研究专长:译者行为理论与译者行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