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本学期我院教学工作精神,促进教师充分重视课堂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责任意识,提升教学能力,学院决定于第十周至第十六周开展“教学质量月”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形式
“教学质量月”活动由教务部负责总体安排和协调,各分院(公共教学部)根据教务部的总体计划落实、执行,并根据各分院实际情况开展活动。
二、主要活动内容
1、教学研究与交流
(1)举办首届教学论坛。举办温州大学瓯江学院首届教学论坛,为我院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搭建交流和研讨的平台。本届教学论坛主题为专业建设互评互学,加快专业建设和综合改革的步伐,由各分院推荐的专业做专题报告进行示范交流。同时以论坛为平台,全员参与评审,遴选出“温州大学瓯江学院专业建设示范点”,重点培育,进一步深化专业综合改革,凝练特色,为其他专业建设提供改革与建设示范。
(2)创新课堂观摩课。由各分院推荐2-3名教师面向全院开设观摩课,推荐的教师应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和实践方面做出积极探索且教学效果良好。参与听课的教师于课后进行交流,听课与研讨相结合,营造良好的教学研究氛围。
(3)学生评教指标体系构建。根据学生评教调查问卷统计分析结果构建学生评教指标体系,开展教师、学生专题座谈会,全面征求意见,并开
展试评教工作,力求学生评教指标体系更加科学、合理。
(4)教学管理轮岗实践。根据分院的工作需要,安排教务部工作对口的教学管理人员到分院轮岗实践(时间为一至两周),有效加强部门间的交流,提高业务能力,形成深入了解、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相互支持、教务一体的和谐局面。
(5)启动课堂教学改革示范工程。经教师自愿申报、分院推荐,已确定3位教师参与课堂教学改革示范工程,并已组建顾问团,后续将全过程跟踪指导和交流,引导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方法与模式的创新,以提升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更快更好地成长。
(6)加强教学改革与建设项目过程监控与指导。组织专家团对历年立项的教学改革研究一类项目(包括2012年立项的主课题)进行过程指导;通过实地走访等形式对立项建设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开展检查工作,力求为各类项目拓展思路、解决困难。
2、常规教学检查
(1)领导、督导听课。主要针对教师课堂教学情况进行监督,持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教学秩序检查。主要针对教学活动规范化,调(停)课制度执行情况,任课教师旷课、迟到、早退等情况进行检查。
(3)实验(实践)教学检查。重点检查实验(实践)教学的规范、质量、效果等情况,如实验指导教师准备实验情况、毕业论文(设计)、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安排等。
(4)教学文档检查。主要检查任课教师教学文档的齐备情况,包括教学大纲、教案、教学进度表、作业和实验报告的布置和批改情况等。
3、学风创建活动
(1)“学习标兵”评选活动。经学生申报、审核、公开演讲等环节评选出学院“学习标兵”人选,形成“学有楷模、赶有目标”的氛围。
(2)期中学风大检查和晚自习情况大检查。由学工部牵头组织开展期中学风情况全院大检查和学生晚自习情况检查活动,了解学生上课出勤情况和分院学生晚自习的开展情况,及时纠正学生不正学习之风。
(3)“优良学风班”创建立项和评选活动。通过立项和创建工作,指导打造良好的班风、学风。同时,评选上学期“优良学风班”,达到氛围营造、典型宣传的效果。
(4)党建促学风活动。学工部组织各分院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参与学风建设工作,分院围绕“党建促学风”开展多种形式的学风建设活动。
(5)学风建设论坛。学工部组织各分院负责学风建设的老师和学生干部,针对分院学风建设的工作进行汇报,对学院开展的学风建设的各项举措进行讨论。
三、时间安排
4月22日至6月7日,活动分为三个阶段:
1.宣传发动阶段(4月22日—4月26日)
各分院(部)召开动员会,广泛宣传、充分发动;根据通知精神并结合部门实际情况,落实各项任务。
2.组织实施阶段(4月29日—5月31日)
根据本通知总体布置和各分院的具体安排,开展各项检查和有关活动。
3.总结阶段(6月3日—6月7日)
对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分院、教师进行表彰,并做好各项资料的收集、汇总、归档工作,学院总结、通报“教学质量月”活动情况。
四、具体要求
1.各分院根据学院总体安排,组织实施各项活动。除学院规定的各项活动外,还可结合本分院实际开展特色活动。
2.各分院须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宣传“教学质量月”活动。通过检查、评比、座谈会等多种方式,了解教学、管理情况,及时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确保教学质量持续改进。
3、各项活动另见相关通知和具体方案,未尽事宜咨询教务部。
附件:

温州大学瓯江学院教务部 温州大学瓯江学院学工部
二○一三年四月二十五日 二○一三年四月二十五日
二○一三年四月二十五日 二○一三年四月二十五日